➤ 借券可以降低股息帳面收入,藉以抵扣所得稅。股息會以權益補償方式入帳,並且不會扣繳二次健保費用。
➤ 策略:在除權息前2周(2025/6/15),以最低利率0.01%全數出借,除權息後再call回,出借方式以10~20張為一個單位,避免屆時發生集中在除權息前一天返還風險。
➤ 借券的必要成本是可以抵扣所得稅!在申報所得稅時,記得在K51債券租借欄位裡,填寫出借必要費用及成本,可以再節省一些扣繳稅額。
➤ 股票出借利率查詢→ https://www.twse.com.tw/zh/products/sbl/disclosures/t13sa710.html
來說說我第一次借券出去的失敗經驗
以鴻海7/2除權息為例,我有10張是在7/2召回,沒多久對方就立刻還券了(我猜對方是先借券但未賣出,所以可以馬上還給我),其他的55張隔天申請還券,也是沒多久就轉入了。
到7/31再確認,發現根本是有借券之名,卻無借券之實,我之前問Gemini,他的答案是在除息日之前借券成功,就可以領到權益補償金。後來我問Copilot才得到感覺比較正確的答案。
以下是Copilot的回答,這應該才是正確的。
要領到鴻海的權益補償金,時機點非常關鍵。
以下是你需要掌握的時間節點與操作建議:
📅 關鍵日期
除息交易日:7月2日
除息基準日(股權登記日):7月8日
📌 操作建議
為了讓券商在除息基準日仍持有你的股票(即你是出借人),你需要:
✅ 借券出去的時間
最晚在 7月1日(除息日前一天)借出 這樣券商在除息日(7/2)會持有股票並賣出,觸發補償機制。
✅ 還券回來的時間
最早在 7月9日(除息基準日之後)歸還 確保券商在 7月8日仍持有股票,才能計算權益補償金給你。
💡 補充說明
權益補償金是為了補償你因借出股票而無法領到股利,通常等同於現金股利金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