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成本(2018/3/2)
AR=48P*0.14 , DV=111P*9.53 , T50=1P*73.41
1. AR 2/23-3/2 散戶持股增加3741張(0~40張),大戶(千張以上)持股減少2613張,看起來因為跌深,散戶覺得可以低接了。大戶有減少持股的跡象,可能預期2月營收不佳,加上最近大盤氣氛不佳,3月的趨勢還是會往下。經驗上判斷,大戶的看法較接近贏家。以價位來判斷,25算是合理價,23.5以下感覺可以慢慢低接回來,畢竟現在的均價還很低,可以有較深的護城河來承受風險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2018/3/10 update 目前
AR清空 , DV=117P*9.58 , T50清空
AR季線:24.7 ; DV季線:10.3
AR清空理由:
1. AR 2/23-3/9 散戶持股從上周的增3741到增加15325張(0~50張),大戶(千張以上)持股減2613到減7078張。基於散戶在營收公布前被新聞歡樂氣氛陸續騙進場,暴增一萬多張,大戶再減約4400張,因此在3/9把剩餘的40P殺出避險,出在均26.05。先冷靜一陣子,靜待4月公布3月的營收狀況。
收盤後公布營收,果然不是太好看,就看下周一怎麼修正了?152.5E的營收,比106年同月減少8.87%,106年的3月初股價約14.X(現在是26.1),清空後覺得鬆了一口氣。看是我對市場的判斷正確了?還是資金市場也不管基本面硬拉了?
(如果是一年前的我,也許也會在不斷利多新聞的洗腦下,加上錨定效應而買進 =>
for 股價已經從33.75跌到24.X,接著最近又有反彈回27,幸好又拉回來26,不買就又要沖上天了,進場!完全不會去看大盤的位階,外資們籌碼的狀況,集保股權分散表狀況,AR營收的變化等等...haha,看起來我現在也接近大戶的思維了,我的進出動作已經跟千張大戶同步了)
宏碁(2353)自結107年2月營收152億5467萬1000元,較上月減少9.59%,較106年同月減少8.87%;累計107年1-2月營收321億2796萬4000元,較106年同期減少4.67%。
倒是DV公布的營收2月EPS=0.02,硬是讓我倒抽一口氣。如果沒有中壽的加持下,EPS會更加的難看阿!看周一要怎麼修正了?回到票面價又有點想再加碼了,畢竟今年的配息應該會上看0.55-0.6,以目前的殖利率還在5%以上,且股價還沒站上淨值以上,這樣的營收還是可以被原諒的。
開發金持有理由:
一、開發金目前殖利率還在5%以上,雖然一個月的EPS不如預期,以長線保護短線的概念,還是值得繼續持有。
二、中壽董事會目前被開發金把持,以壽險資源結合集團力量創造更大效益。而開發金預定於2020年前完成中壽的收購,屆時可貢獻約EPS 1.0 NTD。
三、開發金目前股價約為淨值的0.9X倍,眼光費還沒被拿走,還在持續獲利,淨值就有機會再上升,股價也會持續上升。目前我的成本落在半年線以下(7/24進場,約8個月了),在年線以上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2018/3/23 update
AR 2017年Q4財報出爐了,沒撐到3/31才公布。EPS=0.35這個財報算是在意料中,公布後的第2個交易日快速拉回,狠跌2.0(26.85→26.1→24.85),在財報公布前外資押寶拉高股價,讓大家眼巴巴的看著股價扶搖直上,吸引短線客一起進來分擔風險。接著開出財報後配合新聞的正向解讀:宏碁去年EPS 0.93元 每股擬配0.7元現金股利,皆創三造以來新高。今天的三大法人同步賣超了,就是放利多消息開始倒貨了,接下來再過幾天就要公布三月的營收了,一月二月都不太理想,三月的營收救不了1,2月了,走勢上我覺得會跟去年類似,這2個月(3-5月)就是會慢慢盤跌了,自己是規劃22以下再接回了!現在的資金全部轉到開發金了。
目前基本上都是零成本了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