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年1月6日 星期三

HH 2020Q4 EPS預估與2021展望


        台股2020/01/05來到歷史新高,加權指數停在15,000點。一早就收到訊息詢問我鴻海賣了沒?不要鬧了,故事才剛拉開序幕,還沒真正上演。我的app顯示單日盈利是+60.4萬,繼1/4賺進的Toyota RAV4,1/5又賺進一台Toyota Altis了。其實,我對暫時的損益並不會特別在意,只是這兩天有點太誇張,單純做個紀錄,股價漲上去對核心持股還沒有建立完的投資者而言,並不是件太好的事。投資大型權值股就是有這個好處,不需要時時盯盤,不管是要執行買進或賣出,都有足夠的時間可以讓你分析完,隔日再下決策就行了。

曾幾何時,我也是股市新人,碰到股市急漲急跌一樣會心驚膽跳。

急漲

怕隔天跌回來,要承受得到又失去的痛苦,就快速獲利了結。如果股價再往上漲,只能安慰自己,至少有賺錢。

急跌

怕一路跌跌不休,不快速斷開怕要受重傷了。

緩漲

便緩賣直到被洗出市場。

緩跌

便緩加碼直到情況惡化便收手,抱到天荒地老終不悔。

這差不多是新手常會做的事,如果你也是靠股感在操作股票,那久了你也是屬於股市裡送錢的肥羊。

可以先思考這些自問問題:為什麼股票會強漲?到底是誰在買?誰在賣?為什麼買的人覺得有價值?賣的人覺得沒有價值?買的人對還是賣的人對?理由是甚麼?

1. 看一下K線這兩天的成交量1/4跟1/5都是23萬多張的成交量,平常大概就是2~3萬張,量出來了價就有意義了。再去看一下分點買賣日報,就會發現左邊綠字的部分是賣超,大多是由散戶組成的各券商,右邊紅字的是買超,前五大清一色是外資。

2. 看一下融資融券,看起來還好都在低水位,也不會有融券被嘎空的狀況,還不成氣候。並不像之前的某一檔融券20幾萬張,當股價漲到某個點被強制回補,這20幾萬張瞬間變成助漲燃料被嘎空強拉上去,清掉籌碼之後,股價便又被打回原形,這種短期被嘎空的情況,就要執行賣出。

3. 外資這兩天頻頻調高目標價(其實他們也已經布局一陣子了,12月以來更是明顯的買),又拿真金白銀跳進來買,看好未來是真的。而一股作氣拉高幾個檔次也是外資慣用的手法,一次拉高讓追價的散戶望塵莫及。目的也真的不是外資愛做善事,把價格拉高給散戶出,出完再把股價壓下來給你低接,你當外資愛做善事照顧善良老百姓?以這種大型的權值股外資拉上去,除非有甚麼重大的事件或利空,不然就是會撐在某個檔位持續洗盤或壓力測試,隨著基本面變好,就一階一階的墊高。看一下這外資從12/4(起漲點)以來每隔幾天就是萬張的買,以及1/4~1/6這幾天連續幾萬張的買法,已經幫你在這個價位撐住了,不用太擔心。

4. 去年12月營收達7,137億元,創下驚人的好成績的助攻,怕是這幾日又要再拉一階了。簡單概略的預估一下2020Q4EPS,以Q4營收來估EPS,大概就是3.99。整年度EPS=8.02

(a)營業利益:602億

以Q4營收=6125+6813+7137=20075,2019Q4營業利益是2.86%,今年Q4營收又比去年年增,營業利益率優於去年,先暫估3%,營業利益=602E

(b)業外損益:130億,稅前淨利:732億

去年業外賺489E,今年Q1~Q3賺243E。先以去年同期+130E為base來估(若以整年度獲利相當來算,Q4可能會更高,但難以預估)。

(c)EPS:3.99

以整年度的稅前淨利*20%作為所得稅費用再扣Q1~Q3已提列的219E,Q1~Q4的稅前淨利=58.98+348.7+429.2+732.3=1569,所以為(1569*20%-219)=95E,再扣掉歸屬於非控制權益之淨利84E(假設與去年同期相當),稅後淨利=732.3-95-84=553E,EPS=3.99

5. 若還是覺得看到漲太多趕快賣掉,甚至看他不爽反手做空,若跌太多趕快買,那還是定存好了,別投資比較安全。

2021年展望,毛利率7%如何達成

        以劉董的規劃,今年是毛利率7%的元年,而且達標的機率不小,看來就是F1.0(現況優化)已經看到初步的成效了,以去年2020年Q3毛利率已經有6.2%,若2021全年要有7%,那2020年Q4勢必也要有7%或接近7%的水準,一般Q1Q2營收較低,毛利率應該會在6.X%,Q3Q4大概要到7.3%以上,這樣全年7%才有機會達標。以法說會的說法:現況優化的作法就是把高毛利的產品多做一點,低毛利的少做一點,靠產品組合的優化來達成,看起來這部分應該已經勝券在握了。提升1%到底有多少殺傷力?以2020年全年營收是5.35兆,所以毛利率多1%就是多賺535億,這535億再扣掉一些稅及營業成本,打個4折,大概會有214億計入EPS,差不多EPS會增加1.5左右。市場上愛用本益比來估股價(我個人是不喜歡),以2020年EPS=8.02來推估2021年EPS就是約9.5,一般市場給不起眼的鴻海本益比約10倍,但比較瘋狂的時候會給到14倍,以14倍來算,那就是133了,差不多跟近期美系外資給的目標價130相當了。

2023-2025的轉型大計

但後面還有F2.0(數位轉型)、F3.0(轉型升級),也許就是發生在2023~2025年了,那時候毛利率要拚到10%,以現在的產品模式是不可能達到的,所以3+3必須爆發出來才有機會,這部分也沒那麼快發生,那就待以後一季一季來檢視驗證。以現在營收來估每多1%可以增加EPS1.5,增加3%就是再多4.5,EPS大概會來到14了,以瘋狂價給的本益比14倍來算,股價差不多是196了,是不是跟劉董的規劃目標價200接近?這當然是目標能達標的最樂觀狀況下來估的。

最壞的狀況會是如何?

最壞的狀況,以轉型不成功,做了產品優化後的鴻海,一年也能賺進8~9塊,以法說會Promise的配股率45%以上,每年也能給你4塊,你投資800萬在年線附近(80塊),五年後也能配20塊還給你,那時股價還是在本益比約10左右的80塊,你十分的不高興以股東的身分罵鴻海的高層沒盡心把公司經營好,沒達到產業升級的目標,不過,這時,你也賺進了200萬了,終究以5年25%獲利坐收,如果最後真的轉型不成功,中間還是有機會找到樂觀價(也許是90~100)出掉的,那差不多就是有35~40%的獲利,平均每年也能有8%的獲利。